為著力推動紅河州蒙自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以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全域推進基層治理,2022年以來,蒙自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有側重地深入街道社區、機關和兩新組織等各領域進行實地調研、走訪了解,以做強街道、做優社區、做精小區為重點,以“三量聚變”工作法為抓手,形成全域帶動高質量發展工作根據。
強化頂層設計
工作機制上用足“重量”
蒙自市將強化黨建引領、優化頂層設計、深化機制改革作為加強和改進基層治理的“壓艙石”,推動資源整合、職能融合、力量聚合。
完善體制機制“擼袖”攻堅。針對基層治理涉及部門多、工作力量散等問題,將蒙自市社區工作領導小組、蒙自市城市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調整為蒙自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州委常委、市委書記擔任組長,27個市直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下設5個專項工作組,形成協調聯動、合力攻堅的態勢。制定《蒙自市開展城市基層黨建全域提升行動推進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創新工作重點任務清單》等文件,推動各領域黨建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大格局。
蒙自市君悅天下小區開展黨支部、業委會、物業三方議事協商會
書記領航聚力破解難題。蒙自市堅持落實抓基層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嚴格落實書記領辦、組織部門主辦、責任單位承辦的工作機制,突出示范性、牽引性,確定1個州委書記領航項目、2個市委書記領航項目和10個街道書記領航項目。通過建立機制、制定措施、分期調度、按時推進等,確保項目化推進、清單化落實,在基層治理格局構建、網格治理、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新的實效。
重心向下筑牢基層內核。推動基層組織架構優化重塑,為基層治理賦能增效,探索協同高效的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街道社區賦權擴能減負的實施辦法(試行)》,賦予街道黨工委對派出機構負責人任免的征得同意權、對派駐機構的考核評價權、對轄區內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的建議權和規劃參與權,提升街道黨工委統籌協調能力,優化運行機制、細化監管措施,以述職評議、“雙考核”等舉措增強街道話語權,形成部門圍著街道轉、機關圍著基層轉的工作格局。
強化保障推動治理持續深入。完善黨群服務陣地,整合各類黨群服務中心打造“15分鐘服務圈”。在城市街道構建起“5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29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16個小區黨群之家和N個領域黨群服務陣地”的服務矩陣,讓黨員和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組織、享受服務。
夯實基層基礎
工作內容上用活“能量”
蒙自市通過劃網格、建組織、強隊伍等措施,整合資源力量推動基層建網、治理入格、組織覆蓋,把基層一線變成治理“前哨”。
建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以黨建創文雙促進為抓手,組織“我的支部因我文明”等活動,讓黨組織和黨員行動起來,舉辦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城市基層黨建“文明社區大擂臺”活動,激發社區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激情。在2個社區設立“名書記工作室”,建立“導師幫帶制”推動社區干部快速成長、全面提升,通過選樹城市基層黨建示范社區,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貫穿城市基層黨建始終。通過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全市417個小區組建業委會(物委會),成員中黨員占比達50.1%,著力推動黨的“神經末梢”和城市治理的“基礎單元”深度融合。創新“分片組團”治理模式,構建片長掛聯、點位調度人統籌、部門街道組團聯動治理的工作模式,以“行走蒙自”行動推動全市領導干部下沉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各部門主動融入、協同作戰。
蒙自建設者之家
劃定微網格“作戰單元”。堅持基層治理網格化推進,全市劃分一級網格13個、二級網格109個、三級網格946個、四級網格4193個、五級網格6063個。通過完善網格運行機制,將黨建、創文、政法、宣傳、衛生健康、安全生產、耕地保護等整合“全科網格”,統籌力量、職能、經費,推動“多網合一”“一網多能”,基層治理實現要素入網、事務進網。黨員編隊入網,聚焦“微黨建”“微治理”“微服務”,積極投身小區矛盾調處、扶貧濟困、扶老助殘、民主議事、衛生整治等,實現黨的組織全覆蓋、黨的力量全融入、黨的引領全貫通,推動網格治理參與更廣泛、保障更有力、治理更精細、服務更有效。
選優配強一線服務員。推行“1+1+N”網格工作隊伍建設。按照平急結合模式,每個網格分別由一名包保單位人員和一名住戶搭配擔任網格員,打造由物業、商戶、熱心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組成的志愿服務團隊,形成專職、兼職和義務相結合的網格員隊伍體系。轄區內237個黨組織劃片包保小區,1.3萬名各領域黨員“回家”報到,累計服務時長23.99萬小時。推行網格員“四定四包四訪”機制,劃分責任區,各網格員發揮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積極投身小區治理、矛盾調處、扶貧濟困、扶老助殘、民主議事等,共同維護社區和諧穩定,實現小事不出網格、難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聚合要素資源
工作動力上用好“增量”
蒙自市聚焦新發展、新變化、新需求,把深化基層治理作為城市基層黨建的主題主線,在服務發展、融入治理方面聚勢引能、謀篇破題。
智慧賦能引領基層治理走向高效。以“天空地”三維治理體系為支撐,對城市治理問題統一接單、派單,全市各部門統一聯動,實現“一網統管”“全民吹哨、多元響應”的城市治理模式。升級智慧城市指揮中心調度平臺,匯聚8500路城市監控,管理城市市政設施1.3萬余個,動態感知常住及流動人口信息,實現對人、事、物統一調度,為城市治理提供大數據支持?!叭翊瞪?、多元響應”城市治理模式形成層層發動、多元響應、聯動治理的工作格局,累計處理各類城市治理問題32.56萬件,辦結率達96%。
蒙自市開設“小候鳥課堂”
把“治理對象”轉變為“治理力量”。制定了《蒙自市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方案》,推動行業黨建和區域黨建互聯互動,以聯盟之力、組團之勢創新工作方式,持續把黨的工作做到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中。立足蒙自市作為全省唯一一個集“全國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試點”“全國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試點”“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三大全國試點于一地的優勢,成立青年創新創業協會及其黨支部。為新就業群體建立開放式、共享式、一站式“暖蜂驛站”34個、“暖新學院”3個,形成“1234”工作法。構建以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和交通運輸行業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暖蜂驛站”為輔陣地、“暖新學院”為分陣地、“i蒙自”APP和微信小程序為云陣地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服務網絡,實現黨建聯盟和黨員活動陣地先行建設。組建“社區‘大黨委’+行業主管部門黨支部+協會黨支部+企業黨支部”黨建聯合體,制定并發布兩新群體項目服務清單,從聯系關愛人才、解決發展難題、提升職業技能、便利生活服務、維護合法權益、增強激勵保障等方面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務。組建“新動力愛心車隊和愛心騎手”和“蒙城義警”志愿服務隊,打造了一批“紅色旗手”“紅色網約車”等新業態典型先鋒,組織他們擔任基層治理“兼職小管家”。探索打造“誠信商圈”,為市區105家“黨員經營戶”(法人)掛牌。組織評選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先鋒司機(騎手)”“最美戶外勞動者”30名,目前累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75場次,服務群眾7500人次,捐贈防疫物資價值45萬余元,推動紅色元素融入城市各個角落。
打造“紅色物業”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把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扎根進小區網格,打造“紅色物業”服務,創建“紅管家”品牌,圍繞一體化、市民化主線,采取“黨建引領、街道主導、社區聯動、群眾參與”方式,對全市小區量身定做、分類施策,年內新增“紅色物業”示范小區5個。創新體制機制,由蒙自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與蒙自市人民法院聯合,成立蒙自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人民義務調解員工作室,參與物業費糾紛問題調解。全覆蓋推進蒙自市物業服務履約考評制度和“紅黑榜”制度,實地考核物業服務企業71家216個項目小區,公示“紅榜”小區五期共20個小區,公示“黑榜”小區三期共14個小區,推動物業服務向好向優。